南开小编 发表于 2013-5-18 11:15:48

龚克:研究者不要在学术道路上“埋炸弹”

5月13日,校长龚克与研究生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自律促进委员会成员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座谈,主题为“科研诚信”。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出席,党委研工部负责人主持。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纷纷举手发言。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自律促进委员会主席,历史学院硕士生郑月阳汇报了委员会学习第三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蒙特利尔声明》的体会,并结合声明中提到的科研诚信新问题对委员会未来的工作进行了设想。文学院硕士生杨一丹谈了如何利用校园媒体引导师生关注科研诚信。哲学院博士生王绍源结合他身边的真实案例谈了他对一些涉嫌学术失范行为的困惑。龚克认证听取了学生代表的发言,不时记录并对提问一一作答。   龚克为与会师生介绍了5月初他率团参加第三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的情况。他介绍,国际科研合作、学术研究与出版机构合作、科研诚信教育、科研诚信与社会责任是本届大会的焦点议题。与前两届相比,本届会议内容已经从诚信的概念、定义、政策、事件等发展到讨论“行动”层面,“诚信治理”在会上多次被提及。  据了解,在这次大会上龚克校长在发言报告中特别介绍了我校学风建设开展情况,特别是充分调动研究生自觉主动参与学风建设的经验做法,如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研究生学风建设专题网站、研究生学科科研状况调研等活动,受到大会发言者的一致赞赏。随后,龚克结合学生提问谈了他对科研诚信的思考。  讲科研诚信首先要讲清楚“何为不诚信”  “谁应该是作者?”、“谁应该被致谢?”、“数据应该被怎样处理?”、“通讯作者的权限有哪些?”、“作者中有人不同意发表怎么办?”……面对校长抛出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时,在场学生大都一时没了概念。  “作为研究者,这些问题应该是常识,要内化于心的。我们讲科研诚信,首先要讲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这需要一个系统的、实实在在的教育过程。”龚克说。  龚克介绍,开头提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是柏林大学一门有关科研诚信的课程。课程的设计者将科研过程中一个个具体而微的问题变成讨论话题,供学生课堂辩论。“恰恰就是这样的辩论,不仅让学生强化了规则意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弄清楚了规则背后的原因。”龚克解释道。  “南开大学要进一步深化已经广泛开展的诚信教育,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形式也宜更加多样,发展网络在线的科研诚信教育是值得重视的工作,或可有组织地加大力度去做。”龚克强调。  学术科研不光要有“卓越意识”更要有“危险意识”  “不论是学生,还是研究者一定不要让卓越意识取代了危险意识。”龚克讲述了“一封家长来信”的故事。曾有一位家长写信中请龚克校长从宽处理他的孩子,他给出的理由是这个学生考试作弊不是为了及格,而是希望得到高分进而获得免试推研的机会。  龚克认为,学生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但他作弊的动机是不可原谅的。“简单说,这是为了‘卓越’而不择手段。这样的意识,非常可怕。在决定作弊之前,他甚至没有考虑过这样的行为可能会毁掉他前途。”龚克说。  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一些成熟科研工作者的身上。龚克介绍,曾经有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贫寒家境出身,勤奋刻苦,十分不易,通过不断努力评上了教授,科研成果也十分丰硕。但他没想到,就在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早年时的两篇学术论文被曝涉嫌抄袭,认定抄袭事实成立后,学位委员会取消了他的博士学位,教授职称也被撤销,许多科研项目、学术活动也都因此拒绝他加入。据这位青年教师回忆,当时他的学术成果数量完全达到了职称评定的要求,当初这两篇造假文章只是想让他的成果更完美。  “只顾卓越不顾危险,正是他自己的在学术道路上埋了颗定时炸弹。因此,我们说科研诚信、科研道德是高压线,千万不要去触碰,更不要试图超越,而是要把它当作研究者的一种‘生存能力’来敬畏。”龚克再次强调。  座谈会上,龚克校长还就科研诚信治理、国外经验做法以及在校学生的学习科研诚信等问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感想。  据了解,为不断强化研究生学风建设效果,党委研工部先后开展了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研究生学风建设主题活动月、“榜样的力量”优秀研究生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开通了研究生学风建设专题网站、成立了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风建设自律促进委员会、开展了研究生学习科研状况问卷调研等工作。正在建设中的“研究生学术规范学习测试系统”将于今年下半上线运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龚克:研究者不要在学术道路上“埋炸弹”